从今年初到9月份,市场不仅经历较大波动,结构分化也十分剧烈。从4月底开始的反转行情中,中小市值股票更为活跃,相对传统大盘蓝筹股票也走出更好的表现。同时,景气赛道股也表现十分突出,长时间延续强势的表现。而各个风格层面不同时期的调整切换,既反映了市场博弈的加剧,同时也为量化策略带来一定挑战。
目前市场上的指数增强产品主要包括300指增、500指增、1000指增,以及全市场选股的空气指增。下半年以来,中证1000指增更是一度成为备受市场追捧的“香饽饽”,头部量化私募机构纷纷入场布局。
当前诊断最终结果:【满足】
高净资产收益率
主力控盘系数:=INTPART(ZZLKP);
基于多年的投资实践,董梁淬炼出了一套以多因子选股模型为核心,以获取风险可控的、稳定的超额收益为理念的严谨完善的投资框架体系。
有人会说“高增长”。
行业怎么选呢?这又是一个存在争议的地方。有的人比较热衷于热点板块,涨幅跌幅都大,很活跃。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跟我说他刚做成一笔交易,使用自有资金10%外加借款90%,一天之内快进快出盈利20%,把一年的工资都赚回来了。我很佩服他,但是我没他这个本事。前几天他又建议我买一只ST的股票,说是这只股票的业绩被低估了。我完全相信他,但是这种操作不符合我的性格。我一般不追热点板块,因为我认为当我们发现它是热点的时候,当前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实际上我在选择的时候更多看便宜不便宜。
技术分析投资策略是一种基于股票价格和成交量等数据分析的短期投资策略。该策略通过研究图表模式和技术指标,例如移动平均线、RSI指标等来确定买入和卖出时机。这种策略适合短期投资者,但需要对技术分析有一定的了解。
几个亿和几十亿、几百亿的操作难度没法比较,所以对于这种“实盘业绩”大家看着图一乐就完事了,千万别把那种“稳定高收益低回撤”的曲线当成你的预期。。。
终于来了个好消息,5年期LPR降幅超预期,今天A股也算是对这次降息给予了正向反馈。不过在经济数据依然不佳的情况下,咱们继续“谨慎乐观”。最近,有不少朋友抱怨,自己买的量化全市场选股产品表现和500指增产品基本没区别,并没有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有的甚至业绩比指增还差一些。去年很火的全市场选股产品,现在到底如何呢?
除此之外,宽德中证1000指数增强2号、幻方量化信淮1000指数专享32号1期、宽投千帆、衍复广羽中证1000量化多头1号、九章幻方中证1000量化多策略1号、源晖中证1000指数增强、蒙玺中证1000指数量化1号等1000指增产品也均上榜前十。
厂长今天也咨询了九坤的朋友,那边表示子策略模型的选择上其实有所区别,只是现阶段的结果看起来比较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