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
事件描述
记者了解到,已经有部分债权人与川威集团达成一致意见,“打折”处理债务。张明透露,通过“打折”处理债务的企业,已经有110户,但是基本上金额都较小,“现在剩下的50多个案件,都是大金额的,都是200万元以上或者有国资背景的,打折处理起来很难。”
■本报记者 何文英
在上述物产中大吸收合并物产集团后,后续的募集资金计划也因多家PE参与引人关注。例如,浙江天堂硅谷融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中植鑫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背后,其投资者分别是浙江天堂硅谷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晟融(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均颇有名气。
“作为我们威远法院来讲,川威和成渝钒钛的债权人不少,在我们这里的执行案件都已经是160多件,今年是接近20个亿。我们肯定要通盘考虑这个问题。”张明说,“打个比方,江西城建的立即支付了,那么我另外的100多起案件,应不应该立即支付了?”
据了解,集团目前拥有期货、租赁两大牌照。按照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冠女的说法,集团整体上市后会加大对金融板块的培育力度。
在梳理大量案例发现,“中植系”至少在运作一种类似金字塔式的资本结构,即“X+中融信托+上市公司”。其中“X”是“中植系”的核心资产,包括矿产、艺术品或拟上市企业股权等。
1月18日晚,物产中拓公告称,将名称由“物产中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浙商中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物产中拓董秘潘洁表示,杭州营商环境居于全国前列,经济活跃,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低成本的金融支持。公司总部迁址杭州后,在业务拓展、人才聚集等方面均具有地缘性优势。
一位司机告诉记者,同自己一样在川威拉钢材的车辆很多,有时候时间都花在了排队上,有时候一车货需要各个仓库轮流转,一车货的装货加办理手续下来已经花了十几个小时。他说着,从王梅(化名)手中接过一张产品质量说明书。王梅是川威集团的老员工,现在仓库外的办公楼里替运输人员开具产品质量说明书。王梅称,这些司机拉走的钢材为成渝钒钛生产,随着2017年下半年以来川威集团的业务复苏,“一天能拉走五六百车”,员工要24小时轮班。
释义
李发明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最初的申请法院执行中,自己得到了威远县人民法院“未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回复。李发明认为,在成渝钒钛恢复生产并产生收入的情况下,公司不可能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今年8月,李发明及律师还提供给法院财产线索,请求法院对成渝钒钛仓库中的钢材、与中铁建产生的应收账款进行查封。
1季度国内钢材价格基本延续前期震荡走势,需求与供给因素交替影响钢铁价格,但从总体走势上看,钢价的底部仍不牢固,受铁矿石价格继续下跌的影响,钢材价格有继续探底可能。
我们年初在市场独家推荐的四方达300179年初以来涨幅已达175%,公司受益高端石油钻井超硬材料订单突破以及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EPS驱动的市值增长。
川威集团的业绩也有所转变。川威集团宣传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2017年度的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但具体的债务情况,其并没有透露,只是表示,“目前公司的负债率并没有下降多少。”
对于斥巨资在哈尔滨建总部大楼的原因,经纬纺机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融信托在黑龙江省金融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后勤保障、信息安全所需设施和设备的完善,也有益于改善哈尔滨总部办公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加盟,也将推动中融信托取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
11月1日,四川成都川威大厦内,只有一些装修工人在这个十几层的大楼里忙碌,不久后这里将迎接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的入驻。建设大厦的川威集团,是四川的第二大钢铁厂。
1998年3月,四川省经贸委等批复同意威远钢铁厂改制,威远钢铁厂成为成渝钒钛,王劲等再组建成立四川省川威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王劲目前直接持有川威集团15.71%的股权。但当时王劲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改制之中,并未有详细记录。川威集团宣传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当时改制之初也是由于威远钢铁厂即将破产,当时的王劲并没有资金。
在当时,川威集团濒临破产受到关注。根据经济观察网报道,在2014年7月川威集团的银行融资约265亿元,涉及国开行、工行、中行等20家银行,信托融资近11.5亿元,加上其他各种融资金额,集团总负债高达323亿。
2014年,浙商中拓(原物产中拓)子公司四川中拓和重庆中拓预付给川威集团子公司成渝钒钛1.39亿元的采购款。危机爆发后,这笔款项也不断被计提坏账,其中2015年年报中表示,“目前成渝钒钛仍在维持生产,按30%的比例计提4169.05万元坏账准备。”
2018年4月,浙商中拓发布2017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显示,公司在2017年年底报告期末,对成渝钒钛的预付款还有1.34亿元。浙商中拓称,2017年度成渝钒钛生产经营正常,因此本年不新增计提坏账准备。
受到影响的还有中国中铁旗下的中铁八局。中国中铁公告显示,2015年7月,中铁八局集团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因为买卖合同纠纷在2015年7月将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内江市嘉瑞建材贸易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涉诉金额为1.34亿元。2016年8月,成都铁路运输法院受理该执行案件,但后来因未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终结本次执行。
加上利息,这笔债务涉及1.69亿元的资金,在中国中铁对中铁八局的股权收购方案中,成为上交所关注的问题之一。10月17日,中国中铁在回复上交所及更新的收购草案中称,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铁八局集团现代物流有限公司与成渝钒钛、内江市嘉瑞建材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向内江市嘉瑞建材公司指定的供应商规模采购冲抵预付款。且截至2018年10月17日,已轮候查封成渝钒钛位于内江工业园土地两处。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中铁八局在2018年1-6月的前五名供应商名单中,第二大供应商名为“威远鸿广贸易有限公司”,中铁八局对该公司前6个月的采购金额为1.94亿元,占公司当期采购总额的4.48%。该威远鸿广的地址,同成渝钒钛一样,正是在威远县连界镇。
记者注意到,成为“川威系”债权人的公司超过10家。根据五矿发展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对成渝钒钛有应收账款4900万元,其中坏账准备220万元,计提比例为4.07%。五矿发展称,该笔应收账款是,“有保险且签订还款协议并按还款计划还款”。
在上市公司永清环保2018年半年度的营收状况中,对成渝钒钛的应收账款为1845.5万元,其中坏账准备为76.9万元,计提比例为4.17%。
根据裁判文书网信息,2012年江西城建为川威集团子公司成渝钒钛进行新老厂铺网工程。截至2015年,成渝钒钛仍有1.2亿元的工程款没有向江西城建结算。2015年后,江西城建将成渝钒钛、川威集团等告上法庭。2017年9月,最高院作出判决江西城建胜诉。
川威集团的环保问题早在几年前就有。根据威远县2017年12月12日发布的“关于启动威远县重污染天气Ⅲ级预警的通知”,其中内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重点工业企业名单(威远县)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成渝钒钛。
川威集团宣传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先后投入整改资金2.25亿元对环保问题进行了治理,完成相关验收,2017年9月实现了达标并摘牌。
2017年11月,威远县环保局再次发布2017年威远县省控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其中也包括成渝钒钛。在2018年度的威远县2018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中,成渝钒钛的水排放涉及污染,列为重点排污单位中的第一位。
川威集团宣传负责人回应记者称,随着川威集团的生产经营步入正轨,将继续推进企业环保治理和环境提升工作,“川威集团今年计划投入资金2亿元实施32个重点环保提升项目,现已开工29项目,投入资金1.7612亿元。”
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国铁钛的亏损持续增加。数据显示,中国铁钛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34亿元、13.18亿元、5.5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4亿元、-3.49亿元、-4亿元。公司截至今年6月底的总负债为15.8亿元,股东权益合计为9.4亿元。